五大關鍵詞,看蒼南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





在最近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提到,各行各業發揮專業優勢,開展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熱情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蓬勃開展,會議還對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點贊。
近幾年來,縣民政局貫徹落實省、市、縣級各級工作部署,引導社會組織主動對接貧困地區扶貧計劃和需求,解決困難群眾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帶動社會幫扶資源向貧困地區精準匯聚,回首我縣,以五大關鍵詞來總結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關鍵詞一:紅色引領
近年來,我縣積極創新打造縣級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構筑“五位一體”綜合性社會組織服務平臺,打造區域融合“組織共同體”、全方位“服務共同體”和多元化“公益共同體”,著力通過孵化、培育、扶持和發展“四步”結合,促進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等資源的全面整合。實施標準化黨建引領,在管理體制、工作機制、責任落實等方面探索創新,以黨組織紅色動力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發動全縣780家社會組織通過單獨、聯合、拓展等形式成立253個黨組織,并成立民政、教育、衛生等7個部門社會組織聯合黨委,推動黨的組織有效嵌入各類社會組織管理全過程,構建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各聯合黨委、黨組織協同聯動的齊抓共促工作格局,全縣社會組織黨員年均服務群眾10萬余人次。通過連續舉辦三屆“紅色公益項目相親會”,以“黨建+公益”模式助推公益創投,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共引進資金231.2萬元,受益群眾達20多萬人次。
關鍵詞二:主動履責
在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道路上,縣民政局主動履責、積極行動,緊鑼密鼓地引導動員社會組織,踴躍參與,聚力攻堅。2019年6月28日,縣民政局召開全縣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再動員會及工作部署會,通過廣泛發動、有效排摸、精心組織,積極促進蒼南縣慈善總會等10家社會組織分別結對10個村作為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行動示范項目,各社會組織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長紛紛拿出了12個實實在在的扶貧項目,涉及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就業幫扶、技能培訓、養老服務、青少年關愛、鄉村振興等不同領域,共投入資金約69萬元,舉辦活動470多場,結對幫扶貧困戶約500多戶,受益群眾達2萬多人。
2019年7月18日,縣社會組織促進會聯合縣慈善總會、縣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向全縣社會組織發出參與脫貧攻堅行動的倡議,倡議各社會組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自身專長和優勢,積極參與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招商引資、扶貧開發等,得到了全縣廣大社會組織的紛紛響應。
關鍵詞三:雙百結對
2018年,我縣通過舉辦全縣黨員志愿服務“百里平水公園”暨“百家社會組織服務進百村”活動,發動來自全縣機關、學校、醫院、兩新、農村等各領域基層黨組織133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共認領了133個服務項目,102家社會組織黨組織結對了126個村居。
2019年,持續抓好“百家社會組織服務進百村”活動,全縣38家納入市級“百社結百村”社會組織積極主動服務村居,開展各類活動605次、參加服務人員6890人次,落實為民辦實事168件,實施幫扶項目18個,投入資金185.6萬元,開展培訓155次參加人員1900多人,結對困難黨員60戶、貧困戶153戶。
關鍵詞四:聚合效應
這幾年來,我縣積極探索建立鄉鎮、社區公益園和社會組織公益孵化基地,先后完成龍港、南宋公益園、礬山鎮社會組織孵化服務中心和壹加壹公益聯合會紅色公益孵化基地等平臺建設。同時,以民健社慈善大本營打造蒼南縣慈善精準幫扶基地,開展“5+”愛心驛站,涉及孤寡老人幫扶、就醫陪護幫扶、助醫幫扶、青少年幫扶等,參與服務志愿者人次達300余人次。精心組織推進慈善基地提升提質建設,全方位改造提升壹加壹公益聯合會紅色公益孵化基地,以獨特的“壹+N”模式,打造融合公益慈善社會組織培育、黨群服務、項目支持、人才培養等多功能的壹加壹慈善基地,整合資源、完善基礎、健全機制、拓展服務、提升功能,為“公益蒼南”建設發展增添壹加壹公益元素。
關鍵詞五:示范作用
在縣民政局引導推動下,我縣社會組織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在不同領域腳踏實地,實施有效,起到了優秀社會組織示范引領作用。
在健康扶貧方面,民健社開展了“鄉村守望健康遠航”項目,為137名南山村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幫助137位老人家屬入駐“鄰里智助”。華山公益服務中心開展健康扶貧下鄉行,于2019年6月開始至今,已開展大小義診活動16場次,投入資金10萬余元,為山區老人建立“健康檔案”537份,為58位貧困病患者開通“醫療綠色通道”免費接送至合作醫院就醫。
在產業扶貧方面,縣慈善總會在岱嶺鄉富源村打造“農村造血型扶貧基地”,種植柑橘面積1008畝,參股農戶220多戶,其中低收入農戶57戶,吸引游客3萬多人次。松山青年對接南山頭村,成立了“鄉村振興紅色旅游”項目,自2017年以來共開展紅色教育活動80多起,接待游客7.5萬多人次。
在教育扶貧方面,扶苗公益中心開展“彩虹課堂”項目,為山區、半山區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送去包含舞蹈、音樂、美術、手工、體育拓展、青春期輔導、安全教育等內容的“彩虹課堂”380多次。
在就業扶貧方面,自2016年以來,唐風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展手工鉤繡技能公益培訓,共培訓了1000多名農村婦女,并帶動500多名婦女就業?h針織行業協會組織動員網紅基地與主播結對幫扶簽約;召開了2場專場招聘會,累計發布就業崗位500余個,共有247名貧困勞動者與企業現場簽訂就業意向表。
在文化扶貧方面,縣攝影協會開展了“關愛老年人,服務進社區”、“走鄉村,送攝影”、“攝影公益講座進村居”系列攝影惠民服務活動,開展20多場“美麗鄉村”攝影活動,為500多名村民免費拍照。
在養老扶貧方面,縣同城愛心社工服務中心在南宋鎮垟樓村開展“點亮空間”項目,為農村貧困孤寡老人改善居住環境,建立結對幫扶機制,為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愛友社工先后開展了“暖心扶貧-社工志愿者走進南宋、礬山鎮”、“迎端午-關愛特困孤寡老人”、“微心愿”愛心助力彩虹橋行動“暖心夕陽紅幫扶計劃”等系列活動。(歐石楠)